只有把“文责自负”刻进制度,把“实地核查”变成硬性流程,才能避免下一份文件再把“隔壁县的河”抄成自己家的。唯有告别复制粘贴的“数字化懒政”,重拾务实精神,以双脚丈量民情,以匠心打磨政策,基层治理现代化才能真正行稳致远。
近日,有媒体报道称,广西桂林平乐县政府网站上的《平乐县森林防火规划(2023—2030年)》个别段落有抄袭嫌疑,其关于平乐县水文的介绍和湖南安化县的水文介绍几乎一模一样。
据了解,广西平乐县和湖南安化县两地相距400余公里,但平乐县并无文中提到的平口镇、小淹等乡镇。当地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规划是由林业局和第三方公司合作完成,而有关水文的部分系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数据。之后,平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通报称,经核实,该信息基本属实,县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。平乐县将及时修正发布,加强公文审核把关。
众所周知,公文是公共政策的“施工图”,每个字都对应公共资金、山川草木和百姓安全。抄袭不仅暴露专业能力的空心化,更透支政府公信力。近年来,类似闹剧曾多次上演,说明一些地方把文件当“任务”,把治理当“填表”,才习惯用Ctrl+C代替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。
对此类事件,更深层次的反思必须有。规划文本沦为“文字搬运”,将平乐的水文写成安化的翻版,表面看是第三方公司敷衍塞责,深层症结却在于责任主体对工作“交差即可”的惰性思维。当“复制粘贴”取代实地调研、“拿来主义”凌驾于本土实情,政策制定便与脚下土地彻底脱节。这种“纸上规划”不仅浪费公共资源,更可能误导森林防火等攸关安全的实际部署,使政策沦为空中楼阁。
当地将问题归咎于“第三方提供数据”,但相关部门的审核职责岂能“一委了之”?层层审阅竟未能识别外省地名赫然在列,审核流程形同虚设。这揭示出责任主体对第三方服务“只购买不监管”、对文本内容“只盖章不思考”的痼疾。当监管者闭目塞听,再严谨的规划也可能漏洞百出。此外,搜索替换成文、模板批量生产,这种“技术依赖”掏空了政策制定的求真内核,长此以往,政策如何精准回应民众诉求?治理效能如何避免在“指尖”流失?
要堵住漏洞,不能只打“临时工”板子。必须倒查每一个环节,并全部晒在阳光下。对失责人员依规依纪处理,对“只盖章不把关”的审核机制动真格改革。只有把“文责自负”刻进制度,把“实地核查”变成硬性流程,才能避免下一份文件再把“隔壁县的河”抄成自己家的。唯有告别复制粘贴的“数字化懒政”,重拾务实精神,以双脚丈量民情,以匠心打磨政策,基层治理现代化才能真正行稳致远。
◎邹通正规股票配资官网网址
鼎合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